欢迎光临中国建筑节能协会!
申请入会:010-57811378 会展合作:010-57811562 邮箱:cabee@cabee.org 新闻供稿:010-57811501
首页 >> 业界动态 >> 协会动态
标准发布|关于发布团体标准《健康人居建筑环境评价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健康人居建筑环境评价标准》为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团体标准,标准编号为:T/CABEE 124—2025。自2025年12月1日起实施。

协会委托协会低碳健康地产专业委员会收集标准的应用案例(包括政府部门采信证明文件、市场应用情况、国际标准化组织或国外权威机构采信证明、评优示范工程案例等实施成效材料),并对案例进行宣传。

现予公告。

 

2025年10月22日

团标起草单位:


中海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友绿(北京)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

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艾欧史密斯(中国)水系统有限公司

弗思特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圣戈班科技材料(扬州)有限公司

广东百朗新风系统有限公司

深圳领潮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大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远东幕墙(香港)有限公司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鹤山天山金属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中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嘉里(中国)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朗诗绿色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市金地房地产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中海新城置业有限公司

中国海外发展南京公司

中铁置业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中铁置业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青岛国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保利发展(山东)有限公司

河北奥润顺达窗业有限公司

北京柠檬树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健康人居建筑环境评价标准》标准介绍

一、背景及意义


国家大力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将人民健康置于优先发展地位,同时“双碳”目标明确要求各行各业降低能耗与碳排放,《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更是规定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需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本标准响应政策导向,旨在推动建筑领域健康与低碳协同发展。

此外,随着经济水平提升,公众对建筑环境的需求从基础功能转向健康品质,如提升室内空气质量、保证水质安全、控制噪声、全龄友好设计等痛点问题解决。

然而,现行行业标准多从以技术措施规范为主,欠缺对用户痛点的关注。因此,本标准增加基于用户痛点与需求的健康技术要点条文,如新增节律照明(针对睡眠障碍问题)、功能性植物(具备健康功能属性)、无接触通行(针对交叉感染问题,提升通行效率)、人车分流(防止人车混行导致交通事故)、心理调整房间(针对社会压力普遍较大问题)、宠物友好设计(针对养宠需求增加引发的邻里纠纷问题)等条文。并将指标设置更贴近“实际生活场景”,更便于企业操作和管理。

二、编制思路

本标准由中海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会同多单位组建,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国内健康建筑人居环境实践经验,结合多个项目试评情况,确保标准内容贴合实际工程需求,具备可操作性。

标准编制遵循多学科多维角度融合原则,围绕景观环境、交通出行、室内空间、活动空间、运维服务、安全保障六大核心维度构建评价体系,兼顾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多层次健康需求,同时融入低碳理念,实现健康与低碳协同。

三、内容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居住、办公、商业等民用建筑的健康人居建筑环境评价。标准区分设计评价与运行评价,并应按居住建筑、公共建筑进行分类评价。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 景观环境;5 交通出行;6 室内空间;7 活动空间;8 运维服务;9 安全保障。

条文内容如下:


1总则

明确本标准的制定目的、适用范围以及在标准基本结构。

2术语

对标准中涉及的关键术语进行统一定义,涵盖健康、健康人居、健康人居建筑环境、宠物友好、心理调整空间等核心概念。

3基本规定

规范评价对象与周期、评价方法(指标构成与评分规则)、评价等级划分、证书申请流程与证书管理等。

4景观环境

控制项要求室外噪声、照明、雨水管理、水质符合国家标准;评分项涉及风环境模拟、绿化设计、功能性植物选用、水体设计等;优选项包括提高绿化覆盖率、使用环保园艺设备、选用本地或天然材料等。

5交通出行

控制项涵盖无障碍系统、电动车与无障碍停车位、非机动车停车场所、照明安全;评分项关注公共服务设施便利性、公共交通衔接、人车分流、无接触通行设施等;优选项要求项目配置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等。

6室内空间

从空气、水、声环境、光环境、热湿环境设控制项,确保污染物浓度、水质、噪声、采光、温湿度等达标;评分项涉及基本空间(空气质量提升、通风、采光、照明、智能系统)及各功能场景空间特殊要求(入户、休息、餐厨、卫生间等);优选项包括高装配率、绿色建材使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7活动空间

控制项要求活动空间及设施符合安全标准、建立管理制度;评分项包含运动支持空间(儿童游乐场地、室外/室内活动场地、健身步道等)、特殊活动空间(心理调整空间、图书室、母婴空间、宠物友好空间);优选项涉及光伏路灯、光伏智慧设施等。

8运维服务

控制项要求设备运维、定期消毒杀菌、无公害病虫害防治;评分项包括信息公示与宣传、垃圾处理、医疗急救设备配置、便捷服务(智能柜、自动贩卖机);优选项涵盖能源与用水管理系统、健康信息平台、绿色电力使用等。

9安全保障

控制项涉及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充电设施安全、电动自行车管理;评分项包括应急措施、安全排查、环境安全、高空坠物防护、AI监控;优选项包括老人儿童活动区日照、建筑适变性、气候适应设计、紧急呼叫按钮设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