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主办的“2025国际零碳城市乡村与零碳建筑大会暨技术设备博览会”总结会(以下简称“总结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旨在全面回顾2025国际零碳大会成果,系统总结经验做法,科学谋划2026国际零碳大会筹备工作。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倪江波会长、柴文忠副会长、吴景山秘书长出席会议。2025国际零碳大会联合主办单位、国际合作机构、承办单位、协会分支机构、部分专题论坛承办单位、重点参展企业、部分媒体单位代表参加会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付宇副秘书长、王海霞副秘书长、谢骆乐副秘书长、徐鑫副秘书长等出席会议。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秘书长吴景山主持会议
总结会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秘书长吴景山主持,会议正式开始前播放的一段2025国际零碳大会现场精彩锦集视频,唤起了在场参会人员对国际零碳大会的深刻记忆,也拉开了本次总结会的序幕。
会议开始,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倪江波做重要讲话。他指出,2025国际零碳大会是协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双碳”战略部署的具体实践,是服务国家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平台。大会以“双碳赋能‘好房子’绿色舒适,更新开启城市低碳运行”为主题,汇聚了全球零碳领域的前沿技术、先进理念和典型经验,展示了我国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的最新成果,搭建了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之间的高层次交流合作平台。
倪会长强调,2026国际零碳大会要进一步突出“全球视野、国家使命、行业引领”的办会定位,持续提升内容质量、国际能级和服务品质,推动零碳理念、技术、标准、产业深度融合,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倪江波作重要讲话
随后,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王海霞副秘书长汇报了2025国际零碳大会的整体筹备和举办情况:
一是嘉宾阵容“星光熠熠”,举办1场开幕式、1场主论坛、25场专题论坛,邀请50多位主管领导,300多位建筑领域资深专家,1300余名建筑企业代表出席大会;
二是展览展示“体系化”,展览面积达1万平方米,设置“好房子与四好建设”“城市更新与新城建”“能源转型与分布式能源系统”三大板块,重点打造光储直柔联合展区、不同气候区技术展区等特色专区,集中呈现前沿技术,吸引160余家领军企业参展,观展人次突破2万;
三是成果转化“实效强”,发布《中国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研究报告》《中国建筑绿色发展报告2025》等权威成果,签署4项战略合作协议,举办3场供需对接会,推动多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四是宣传影响“范围广”,覆盖25家主流媒体及行业媒体,累计阅读量超百万次,25个地方广电账号播放量达12万次。报告同时梳理了招商招展、嘉宾服务、媒体宣传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关于2026国际零碳大会筹备工作,王海霞副秘书长表示,将进一步优化大会组织形式,突出“低成本+高适配”的参与方式,进一步优化展览结构、提升论坛质量、强化供需对接,推动大会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广影响迈进。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副秘书长王海霞
总结会上,2025国际零碳大会联合主办单位、部分分支机构和重点参展企业代表分别发表感言。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策划与管理部副总经理、双碳办副主任李丛笑代表中建集团肯定大会“政企研联动”的核心价值。他表示,中建集团作为联合主办单位,充分发挥央企资源优势,组织中建科工、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等旗下企业参展,承办“绿色低碳测评2.0时代创新发展论坛”,并推动零碳技术与重大工程实践结合。未来,中建集团将继续发挥央企引领作用,深化与协会合作,整合产业链资源,全力支持2026国际零碳大会筹办。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策划与管理部副总经理、双碳办副主任李丛笑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标准部副主任李晓萍指出,中国建研院高度重视大会平台价值,组织7场专题论坛,展示绿色低碳技术、智慧供暖系统、智能群控等创新成果。她建议,未来大会可进一步拓展不同气候区技术集成展示、增设初创企业路演专区、策划高端闭门会议,持续放大大会的技术引领和产业对接效应。中国建研院将持续发挥科研优势,深度参与2026国际零碳大会筹备。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标准部副主任李晓萍
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科技质量部主任、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孙金颖表示,中国建科集团携国创中心共同打造木结构零碳展台,签署跨行业战略合作协议,举办建筑全面电气化技术交流会,充分展示了企业在绿色低碳领域的综合实力。她建议,2026国际零碳大会应进一步强化数字化展示手段、拓展国际合作维度、推动跨界融合交流。中国建科及国创中心将继续携手协会,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零碳盛会。
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科技质量部主任、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孙金颖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光储直柔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坤介绍,专委会连续两年牵头打造1000平方米光储直柔专题展区,组织30余家企业参展,举办2场专题论坛,邀请十余位国际友人参与交流,取得良好反响。她表示,专委会将持续深耕光储直柔领域,助力2026国际零碳大会提质增效。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光储直柔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坤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绿色低碳建造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龚志品表示,分会牵头完成大会论文集编制工作,征集论文143篇,出版专刊28篇,承办“零碳酒店”专题论坛,组织7家会员单位参展。他表态,分会将继续发挥学术与产业联动优势,全力支持大会筹办。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绿色低碳建造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龚志品
天津嘉泰伟业化工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郭平安表示,公司携EPS零碳建筑保温系统亮相大会,组织G20保温企业联合参展,展览面积400平米,展示国产石墨聚苯乙烯技术突破,收获百余条有效客户线索。他建议,大会应持续强化供需对接、拓展国际采购资源、提升参展企业获客渠道,企业将一如既往参与支持2026国际零碳大会。
天津嘉泰伟业化工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郭平安
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谷秀志指出,研究院首次参展即展示低碳环保在线监控装备,承办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地方协会联席会,取得良好效果。他建议,未来大会应进一步整合产业链资源、邀请更多国际采购商、强化资金链对接,研究院将持续发挥检测认证优势,助力大会高质量发展。
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谷秀志
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姚一鸣表示,寒地院承办“寒地公共建筑超低能耗改造”专题论坛,在“不同气候区绿色低碳建筑技术体系专题展区”展示严寒地区零碳建筑解决方案。他建议,大会应进一步推广区域特色技术、加强标准引领、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寒地院将继续深耕寒地建筑技术,积极参与2026国际零碳大会。
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姚一鸣
最后,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柴文忠副会长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总结会成果丰硕、共识广泛、方向明确,充分彰显了“政企研协”协同推进零碳事业的强大合力。他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系统总结经验、优化办会模式。延续“特色展区+供需对接会+展区引流特色活动”成功做法,建立问题复盘机制,推动2026国际零碳大会在质量、实效上实现新突破。
强化协同意识、提前谋划预算。各联合主办单位、分支机构、参展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需求,提前布局2026国际零碳大会参与计划,确保资源保障有力、筹备工作有序。
凝聚多方合力、各尽其责赋能。各单位要立足分工、主动作为,联合主办单位要发挥政策科技产业联动优势,国际组织要深化合作交流,论坛承办单位要策划高质量议题,参展企业要积极参与技术市场对接,宣传单位要扩大影响力,分支机构要强化专业赋能,共同将国际零碳大会打造成全球零碳建筑领域顶级平台。
柴文忠副会长强调,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让我们以此次总结会为新起点,携手同心、久久为功,共同书写零碳发展新篇章,为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大力量!
“2025国际零碳城市乡村与零碳建筑大会暨技术设备博览会”总结会圆满结束后,参会代表们合影留念,共同祝愿国际零碳大会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