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建筑节能协会!
申请入会:010-57811378 会展合作:010-57811562 邮箱:cabee@cabee.org 新闻供稿:010-57811501
首页 >> 业界动态 >> 协会动态
标准发布|关于发布团体标准《建筑碳减排量化方法及审定与核查要求》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碳减排量化方法及审定与核查要求》为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团体标准,标准编号为:T/CABEE 123—2025。自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

协会委托主编单位收集标准的应用案例(包括政府部门采信证明文件、市场应用情况、国际标准化组织或国外权威机构采信证明、评优示范工程案例等实施成效材料),并对案例进行宣传。

现予公告。


2025年9月17日

团标起草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雄安绿研智库有限公司

河北碳排放权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重庆大学

广东浪淘砂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

江苏城工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五公司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恒固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福建省绿筑低碳科技有限公司

甘肃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上海朗绿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华建集团建筑工业化学科中心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宝业集团浙江建设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分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兰州分院

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建研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洛阳理工学院

山东汉博昱洲新材料有限公司

铁正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1.png

2.jpg

3.jpg

4.jpg

《建筑碳减排量化方法及审定与核查要求》标准介绍


一、背景及意义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既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国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是我国“双碳”工作的总原则。国务院办公厅《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国办发〔2024〕39号)明确要求,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加快构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体系。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由独立第三方机构对组织或项目的温室气体量化和报告进行审定、核查的方式来确保其准确性和一致性。我国在碳排放管理和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过程中,已逐步研究建立起碳排放第三方核查制度。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已将审定与核查机构列为在认证机构、实验室、检验机构之外的第4大认可门类,主要涉及温室气体、碳足迹、环境标志声明、绿色金融等工作。

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践行“双碳”战略,完善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规范审定与核查流程,提升建筑领域碳减排工作的科学性与可信度,特编制《建筑碳减排量化方法及审定与核查要求》,以期形成对有关国家标准的有益补充和有力支撑,服务于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

二、编制思路

标准编制工作以“衔接国标,体现专业;紧盯市场,抓大放小;细致查证,客观描述;凝结共识,逐步完善”4项原则开展。基于国家标准《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 51366-2019、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实施规则》等技术文件规定,通过深入行业和市场进行调研,识别现有标准体系的空白点,着重解决与建材生产碳排放审定核查工作的衔接、建筑碳减排量化指标的精简、新建建筑与既有建筑改造项目碳减排量的区分、碳排放设计计算和运营核算方法的异同等技术难点,确定碳减排的项目边界、基准线等,提出碳减排量的项目审定与核查要求。

三、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建筑运行阶段碳减排活动的项目边界、基准线情景、基准排放计算和项目碳排放计算、监测方法及项目审定与核查要求等内容,适用于新建或实施改造、项目边界内采用节能低碳技术措施,减少已投入运行建筑(含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更新后)的电力、热力、化石燃料等能源消耗的项目活动。

本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 项目边界、核算期及排放源;5碳减排量核算方法;6监测方法;7项目审定与核查要求。

条文内容如下:

1 范围

概括本文件的主要技术内容,界定本文件的适用界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提供规范性引用文件的资料性清单。

3 术语和定义

对本文件中使用的、标准使用者不易理解或在不同语境中理解不一致的、尚无定义或需要改写已有定义的术语进行了定义。

4 项目边界、核算期及排放源

提出了建筑碳减排活动的项目边界、核算期及项目边界内包含或排除的排放源。

5 碳减排量核算方法

提出了基准线情景识别、基准排放计算方法、项目排放计算方法。

6 监测方法

提出了项目碳减排设计阶段确定的参数和数据、项目碳减排实施阶段需监测的参数和数据以及项目实施及监测的数据管理要求。

7 项目审定与核查要求

提出了项目审定的程序要求和减排量核查程序及要求。